应用示例
2024-10-09(年-月-日)

全电气社会园区的热耦合 冰储能系统与热泵之间的完美协作。

全电气社会园区中正在交谈的男女

简介

在诸多行业以及私人领域,供热成本和能源消耗都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根据德国联邦环境署的数据,供热部门能耗量占德国总终端能源消耗量的50%以上。这一能源潜力为业务优化和可持续行动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热耦合是一项前景广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整合了多种热能系统,可显著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布隆伯格全电气社会园区的行业耦合中,热耦合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园区能源自给自足。

全电气社会园区的冰储能围栏

12 kW功率的并储能围栏是区域供暖和制冷网络的一个构成部分

通过区域供热和制冷网络高效供热

全电气社会园区采用第五代区域供热和制冷 (5GDHC) 网络,显著提高了供热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该集中供热网可满足园区各个应用的所有供热和制冷需求,包括体验中心,展馆和充电区。它专为低系统温度而设计,最高工作温度可达35°C。

一套网络,多项优势

第五代区域供暖和制冷 (5GDHC) 网络具备
众多优势:

  • 低工作温度:相较于传统系统(约70°C),5GDHC网络可在更低的进水温度下(5到35°C)工作。这一降低使热泵的效率显著提高。

  • 高效:COP是”性能系数“的缩写,表示产生或输出的制热/制冷功率与所需驱动功率的比值。COP值为6,表示热泵仅使用1个单位的电能即可产生6个单位的热能。

  • 复杂能源管理:全电气社会园区使用7种不同能源来优化全年综合能效比 (APF)。这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300 kWp)、两台冷却装置 (1,400 kWp)、电动汽车技术中心的余热 (76 kWp)、储能模块的余热 (50 kWp)、冰储能围栏 (12 kWp) 以及冰储能系统 (55 kWp)。

  • 更低的热损失和安装成本:较低的工作温度可减少管网的热损失,进而提高效率。通过降低隔热材料和隔热工程量的需求,也可降低成本。

  • 覆盖全年需求的高度灵活性:5GDHC网络的6线系统(2 x 供暖、2 x 制冷、2 x 热回收)可同时实现制冷、供暖和热回收。系统能够同时平衡供热和制冷负荷,优化配电,特别是在季节交替之际。

数据是基础

为实现高效的系统运行,各个能源流的高数据透明度和监测至关重要。系统设有超过60个热能测量点和100多个电气测量点,可持续记录必要数据。被动能源管理负责评估此类能源流,而主动能源管理将对其进行持续监测和优化。

深入了解布隆伯格全电气社会园区的热动力中心

布隆伯格全电气社会园区设有热动力中心,生动展示了第五代区域供热和制冷 (5GDHC) 网络的6线系统如何同时平衡供热和制冷负荷

以冰储能系统为核心

热动力中心由一个冰储能系统、两台热泵以及一个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组成,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这为整个园区的集中式制冷和供热系统提供了保障。两台
热泵功率达85.6 kW, 制冷功率达134 kW。

这些热泵由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供电。如果光伏和风力发电量不足,则使用存储的电力或从公共电网获取绿色电力。菲尼克斯电气的目的在于实现园区能源的自给自足。

灵活融化

冰储能系统配有一个深埋地下的储水罐。储水罐装配有许多小型管道,用于防冻盐水的循环流动。提取式热交换器从水中提取热量,从而让水结冰。蓄热式热交换器会在必要时向冰储能系统供热。热量来源各不相同,例如可来自园区的储能围栏或相连的生产厂房(过程余热、两台冷却装置)。

冰储能系统利用了水的特性,即水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转变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约为334 J/g。由此即可高效存储和释放热能。冰储能系统尤为适合给园区。该系统总容量为103 m³。理想的结冰率为80%到90%。根据季节的不同,温度在0°C到20°C不等。

性能数据

  • 自然制冷功率:8,600 kWh
  • 热泵制热功率:2 x 42.8 kW(5到7 K)
  • 热泵制冷功率:2 x 41.6 kW (3 K)
  • 热泵和冰储能系统的制冷功率:134 kW (5 K)

管理这种“缓冲存储“能源时,所面临的艰巨挑战在于始终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制冷或供热。这意味着在供暖期(冬季)结束后,理想情况下冰块已完全形成(冰覆盖率为80%到90%),而在制冷期(夏季)结束后,冰块又已融化(水温为20°C)。只有这样,冰储能系统才能为热泵提供有效热源。

作者: Phoenix Contact

邮箱:

联系专家

全电气社会专家团队
AES专家团队
“我们乐于就全电气社会和行业耦合为您出谋划策。”

更多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