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测试 材料测试用于检测接线端子材料的变化。测试主要内容为长时间负载测试,包括不断提升温度、因水份和污垢引起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以及材料模拟老化。

灼热丝测试
老化测试:电流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电流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老化测试 (IEC 60947-7-1/-2)

对于延长接线端子的生命周期,抗老化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此测试通过模拟老化过程对连接质量进行检验。为模拟接线端子几年后的使用情况,将五个接线端子水平安装在导轨上,并用额定横截面的导线串联。连接用导线最短300 mm长,测量每个接线端子的压降。老化箱内的温度下限设为+20°C。相对的,设置温度上限,以便测试对象在十分钟的停留阶段达到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最高+120 C)。在升温阶段及达到最高温度后的停留阶段,都有额定电流流过。这样,测试件将达到最高容许工作温度(最高+130°C)。随后进行冷却。在每24个加热冷却循环后的冷却状态下(约+20°C),测量一次压降。整个测试过程共包括192次循环。初始压降不得超过3.2 mV。测试中及测试后的压降均不得超过4.8 mV,并且不得超过24次循环后测量值的1.5倍。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即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亦可持久耐用。其塑料件和金属件均具有较长的安全使用寿命。

基于标准测试件的塑料燃烧特性测试

1:照射热源,2:火焰,3:塑料样品

防火 (EN 45545-2)

自2013年3月起,EN 45545-2标准取代了国家轨道车辆防火标准。当前版本的EN 45545-:2013+A1:2015标准对材料和组件的燃烧特性提出了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测试危险级别 (HL) 的方法,以评定塑料在轨道车辆应用中的操作类和设计类。其中,HL 3代表了最高的要求。为了验证塑料是否适于电工应用,执行下列测试:

  • 依据DIN EN ISO 4589-2测试氧指数
  • 依据EN ISO 5659-2 (25 kW/m²) 测试烟气生成
  • 依据NF X70-100-2 (600°C) 测试烟气毒性
  • 依据EN 60695-11-10进行垂直燃烧试验
    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所采用的非增强聚酰胺,经测试阻燃等级为UL 94 V0,质量卓越。材质通过R22、R23、R24和R26防火测试,符合阻燃等级HL3的严苛要求。
测试设置符合UL 94标准

测试设置符合UL 94标准

阻燃等级 (UL 94)

UL 94标准的阻燃性测试对于电气工程领域非常重要。其核心内容是物质的阻燃特性或燃烧行为。测试分为UL 94 HB(水平燃烧)或UL 94 V(垂直燃烧)两类。在测试设置中,UL-94-V0/1/2等级比UL-94HB等级测试更严格。

UL 94 V0/1/2
在预处理之后,垂直夹持试棒,进行多次火焰加热处理,每次持续时间为10秒。记录测试样品每次燃烧至熄灭的时间长度。随后还需对二次燃烧时间及滴落行为进行评估。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使用的塑料满足高级别标准,为V0级阻燃材料。

阻燃等级测试值

V0、V1和V2级材料的测试值。

材料级别

V0

材料级别

V1

材料级别

V2

标准
单个测试对象的火焰二次燃烧时间(t1和t2) ≤10 s ≤30 s ≤30 s
一组测试对象经相应处理后的总火焰二次燃烧时间 (tf) ≤50 s ≤250 s ≤250 s
各测试对象在第二次点燃后的火焰二次燃烧时间加余灼时间(t2加t3) ≤30 s ≤60 s ≤60 s
是否允许单个测试对象让支架产生二次燃烧和/或余灼现象?
是否允许燃烧颗粒或液滴点燃棉垫?
不同颜色的聚酰胺塑料颗粒PA 6.6

聚酰胺塑料颗粒PA 6.6,常用于接线端子

热值 (DIN 51900-2/ASTME 1354)

燃烧负荷指的是燃烧期间某个特定区域内所释放出的能量。燃烧负荷值通常以MJ/m²表示。该值根据物质的热值和燃烧系数 (DIN 18230-1) 计算得出。某种物质的量越大以及其热值越高,在燃烧期间所释放出的能量也就越大。由此便可推断可能的燃烧负荷值也会更高。这将影响到待测试应用的所有已安装组件。聚酰胺PA 6.6的热值相对较高(相比之下,燃油的热值约为44 MJ/kg)。为此,燃烧负荷测试也包括接线端子的热值测定。菲尼克斯电气使用的塑料,其热值符合下表中的DIN 51900-2和ASTM E 1354标准。为计算单个部件的燃烧负荷,每部分聚酰胺的热值必须乘以部件的重量和已安装部件的数量。根据ISO 5660-1标准规定,应使用锥形量热仪测量并记录塑料材料的放热情况。

常用塑料型号的热值

依照DIN 51900-2和ASTM E 1354标准测定的PA6.6 V0及V2型塑料平均热值一览。

DIN 51900-2

ASTM E 1354:

塑料型号
聚酰胺6.6 V0 约为30 MJ/kg 约为22 MJ/kg
聚酰胺6.6 V2 约为32 MJ/kg 约为24 MJ/kg
对比:热燃油 - 约为44 MJ/kg
灼热丝测试设置

灼热丝测试设置

灼热丝测试 (IEC 60695-2-11)

在过载的情况下,接线端子或所连接导线的导电金属部件可能会出现显著发热状况。这种额外热量亦会对塑料壳体产生影响。为模拟此种电工元件的危险状况,测试时会将灼热丝加热到特定温度(+550°C、+650°C、+750°C、+850°C或+960°C)。如图所示,将灼热丝垂以1 N的力度直按压到测试件壳体中最薄的部分上。
出现以下结果视为通过测试:

  • 在测试期间无火焰或灼热过程出现
  • 在移除灼热丝后的30秒内,火焰或灼热过程熄灭
  • 位于灼热丝下方的丝质垫纸不被任何燃烧滴落物点燃

菲尼克斯电气端子壳体所用的聚酰胺可满足+960°C(最高温度水平)下灼热丝测试的全部要求。

无卤素防火保护 (DIN EN ISO 1043-4)

塑料用于连接技术时,其易燃性是一大风险。特别是在发生电气故障时,连接器温度有可能会超过聚酰胺(PA 6和PA 6.6)或聚碳酸酯 (PC) 的燃点。为避免火灾,塑料必须具备阻燃和自熄特性。在此情况下可使用三种类型的阻燃剂来实现上述特性:

  • 有机卤素化合物(如氟、氯、溴或碘)
  • 无机物(如铝、水合氧化镁或硼酸锌)
  • 基于磷或三聚氰胺的阻燃剂

卤素化合物的一大特性是能够阻止塑料中的链式反应。否则其将无法阻止燃烧过程。然而不幸的是,这种物质毒性较强,会在燃烧时生成剧毒蒸气。因此,RoHS指令禁止将其用于诸多应用。无机物在受热时,往往倾向于分解水,进而冷却表面。由此着火区域的温度便会低于燃点,减缓了着火过程。但为达到有效防火效果,塑料中必须混入高浓度的无机物。而这会导致其机械性能恶化。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基于磷或三聚氰胺的阻燃添加剂可用。这些添加剂通过炭化塑料表面或生成某种泡沫以起到阻燃作用。上述过程可减少对直接火源的氧气供应。聚酰胺即使仅混入少量添加剂,亦可产生显著效果。CLIPLINE complete系列的接线端子产品由聚酰胺制成,其防火等级为UL 94 V0。此类产品使用氰尿酸三聚氰胺作为阻燃剂。凭借其所使用的防火机制,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将完全不含卤素。

TI和HCI值推定图

TI和HCI值推定图

绝缘材料特性TI (IEC 60216-1)

相关测试将模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给端子加大热负载的场景。为此,通过塑料的抗张强度(机械性能)来描述塑料受到持续高温作用时的变化。相关标准要求在测试件上至少连续进行三次,但最好是四次不同的温度测量。根据具体规范,抗张强度要测500至5,000个小时,并将结果外推到10,000个小时 (HCI) 及20,000个小时 (TI)。在20,000小时之后,即可确定抗拉强度降低一半处的温度。IEC 60216标准规定TI作为温度指数,可用于确定塑料在受热符合情况下的机械使用寿命。
依照UL 94 V2标准的TI值:+105°C
依照UL 94 V0标准的TI值:+125°C

绝缘材料特性TI的温度测定图

温度测定图

绝缘材料特性RTI (UL 746 B)

以下测试模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给端子加大热负载的场景。为此,参照低至50%的绝缘强度,对多个不同测试温度进行评估(第一象限:热、温、冷)。随后作出绝缘强度降至50%时,相应放置温度(第四象限)与不同放置时间的关系曲线。这即可构成时间温度曲线(第三象限)。然后便可从该曲线推导出基于绝缘电阻的温度值 (RTI)。该值对应于20,000个小时的时间跨度,绝缘特性损失为50%。UL 746 B标准给出了各类聚酰胺可燃性等级的温度指数。该指数可用于说明电气使用寿命。

UL 746 B(RTI值)
RTI值给出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电击穿出现前的最高使用温度。菲尼克斯电气使用的聚酰胺材料分为以下几类:UL 94 V2 = +125°C | UL 94 V0 = +130°C。

基于绝缘电阻推导温度值的示意图

基于绝缘电阻推导温度值的示意图

气候测试温度循环示意图

气候测试的温度循环

气候测试:湿热 —— 循环 (IEC 60068-2-30)

湿度取决于温度和大气压。空气温度越高,湿度就越大。100%湿度反映的是相应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的最大饱和度。此处所述测试包括高湿度下的一个或多个温度循环(40°C或55°C下>90%…100%)。端子壳体通常由聚酰胺制成。此类塑料可成比例地吸收水分,其弹性亦随之改变。聚酰胺PA6和PA66在+80°C左右水中放置数天后,可吸收超过8%(按重量计算)的水分。吸湿性也与“膨胀”引起的尺寸变化有关。在实际气候条件下,聚酰胺可吸收约2...4%的水分,长度变化为0.6...0.8%。接线端子在经过测试循环后,还必须通过绝缘测试和导线固定测试来确保其具备适当的稳固连接、可操作性和功能。
测试等级为A时,接线端子需在+40°C下经历两次循环。
测试等级为B时,接线端子需在+55°C下经历一次循环。

气候测试期间含水量与温度的关系图

含水量与温度的关系图

室内环境下聚酰胺的吸湿性

下表显示了聚酰胺在室内环境(+23°C,50%湿度)下的吸湿性。

PA 6

PA 6.6

玻璃纤维含量
不含玻璃纤维 3% 2.5%
15% 2.6% 2.2%
25% 2.2% 2.1%
30% 2.1% 1.7%
用于测试干热环境下接线端子的环境测试箱

环境测试箱

气候测试:干热 (IEC 60068-2-2)

以下干热测试用于评估组件是否适合在高温下运行、储存或运输。

测试将区分发热和不发热测试对象。接线端子属于后一类,因此需采用测试方案试验Bb(温度逐级变化)。测试强度由应变温度和应变持续时间确定。针对接线端子,随后必须通过绝缘测试和导线固定测试来确保导线连接牢固,功能保持正常。

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的测试强度为在+85°C温度下持续测试168个小时。

腐蚀测试后的螺钉接线端子接触区

测试后的螺钉接线端子接触区

腐蚀测试 (DIN 50018)

在腐蚀性环境中,金属电气连接件的关键作用尤为突出。金属接触区具备抗腐蚀性是降低电阻和实现有效连接的必要条件。本测试在含二氧化硫气体的冷凝气候中进行。测试期间会形成pH值小于7的酸性化合物,对金属表面产生侵蚀。将两升蒸馏水及一升SO2气体注入测试箱。测试温度为+40°C时,生成亚硫酸 (H2SO3)。八小时测试后,打开测试箱门,对测试对象进行16个小时的干燥处理。测试结束后,观察测试对象的外观并测量接触电阻,以便了解此次腐蚀测试对接线点造成的影响。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提供高质量的气密性连接,即使是腐蚀性物质也无法对其造成损害。

盐雾测试,PT接线端子

盐雾测试,PT接线端子

腐蚀测试 —— 盐雾 (IEC 60068-2-11/-52)

在造船业和海上应用中,技术元器件必须能够在腐蚀性环境下持续发挥作用。空气含有盐分且湿度较高,要求所用的金属件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可以根据上述标准,对海洋气候的影响进行模拟。测试会在腐蚀环境中用盐雾试验金属件耐受性和防腐性能。测试对象置于测试室中,在+35°C的环境条件下,用5%的氯化钠盐雾(NaCl:pH值6.5–7.2)进行细密喷洒,持续时间为96小时。在测试结束后,观察测试对象的外观并进行电气测试,以便更详细地评估测试对接线点造成的影响。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支持多种连接技术,不仅可保证气密性连接,还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保护接线点不受腐蚀。

爬电距离 (CTI) 形成测试设置示意图

测试设置示意图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CTI) (IEC 60112)

空气湿度和表面污染容易导致塑料表面上形成爬电距离。爬电距离形成是指相邻电位之间产生导电连接。此外,应考虑电位在电解影响下对电压差的依赖性。塑料的CTI值用于评价到何种电压等级为止不发生爬电距离。在测试件(20 mm x 20 mm x 3 mm)上放置两个相距4 mm的铂电极。对两个电极施加标准测试电压。以每30秒一滴的速率将电解质溶液滴到测试设备附近的铂电极上。该测试在电流不大于0.5 A的情况下评估最大电压值。菲尼克斯电气所用塑料符合最高测试电压类别,其CTI值高达600。

针焰测试设置

针焰测试设置

针焰测试 (IEC 60947-7-1/-2)

接线端子与火源直接接触时的燃烧现象是重要的测试指标。此类火源可以是某个漏电路径上的电弧。接线端子不应助燃或促燃,其使用的塑料件必须具有阻燃作用。在此防火测试中,采用外部火源直接从外部作用于部件,来模拟部件的阻燃行为。测试时,以45°角将丁烷气产生的明火火焰施加在试件的某个外边或表面,持续时间10秒钟(见图)。随后观察测试对象撤离火源后
的反应。在移除灼热丝后的30秒内,火焰或灼热过程熄灭,以及在测试对象下方的丝质垫纸不被燃烧滴落物点燃时,视为测试通过。由于采用高质量塑料材料以及特殊的构造,菲尼克斯电气的所有接线端子都通过了针焰测试。

表面防腐 (ISO 4042、EN 12450)

在工业连接技术中,为保证连接器长期维持稳定的电气或机械性能,要求金属表面具备良好的防腐效果。诸多组件亦会用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如过程行业或海上应用。在螺钉连接方面,摩擦力值和防腐措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接线端子是种具备长使用寿命,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的产品。因此,菲尼克斯电气将保护安装在接线端子内的金属件免受腐蚀。在各类使用触点弹簧的连接技术中,弹簧均由抗腐蚀的高合金钢材料制成。含铁组件表面则依照DIN ISO 4042标准进了厚层钝化处理。针对铜制材料,通过符合EN 12540标准的镀镍操作即可有效防止晶须生成。防腐系统不会对导线和电流条之间所有接线端子的电气接触电阻产生负面影响。

保护

标准

保护系统

层厚

材料
DIN EN 12329 厚层钝化或镀蓝锌 5 μm ... 8 μm
DIN EN 12540 硫酸镍 3 μm ... 5 μm
DIN 50965 2 µm … 3 µm镍阻挡层 + 锡镀层 4 μm ... 8 μm
采用电流条的直插式连接技术
带夹线体的螺钉连接
采用电流条的弹片连接技术
采用电流条的螺栓连接
采用电流条的插拔式连接
表面阻燃等级测试设置

1:照射热源,2:火焰,3:塑料样品

表面阻燃等级 (ASTME 162 (NFPA 130))

塑料表面的火势扩散指数可根据ASTM E 162标准的“火势扩散指数”进行划分。取样品,利用热源给样品加热,同时用一明火火焰点燃样品。在测试时间内,计算测试板上两个相对测量点发生燃烧所需的时间。将火焰蔓延时间与计算出的热辐射系数相乘便可得出“火势扩散指数”。此外,在测试中需对塑料的滴落特性进行观察与评估。在美国市场,最大火势扩散指数为35。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的火焰指数值为5,可确保滴液不燃烧。这个数值远低于美国交通部联邦铁路管理局 (FRA) 规定的上限。

烟气生成测试设置

烟气生成测试设置

烟气生成 (EN ISO 5659-2)

EN ISO 5659-2标准描述了用于评估物质在额外辐射热影响下燃烧时烟气生成情况的方法。测试总计需要六个测试件,但分别在气密且可封锁的测试室中进行。测试件必须为正方形 (75 mm x 75 mm),表面平整,厚度不超过25 mm。使用铝箔包裹测试件,仅露出顶部的应变区域,面积为65 mm x 65 mm。测试时,将测试件水平固定在支架中,其表面暴露于25 kW/m²的辐照下并持续10分钟。该测试将分别在三个带引燃火焰和三个不带引燃火焰的样品上进行。而烟气光密度则通过光度法测量。首先,测量聚焦光束击中光电传感器时的数值变化,以mV为单位。(全光量 = 100%,黑暗 = 0%)
使用以下公式换算测得数值,以表示烟气密度:
Dsmax = 132 * log 10/100 Tmin

图片说明:1. 光学测量系统 2. 压力调节器 3. 光路 4. 上进气口(上部区域)和下出气口,与排气扇相连(底部)5. 燃烧室 6. 锥形加热装置 7. 视窗 8. 引火燃烧器 9. 支架上的测试件 10. 称重装置 11. 可上锁的门 12. 光学视窗 13. 光源

烟气生成 (ASTM E 662 (NFPA130))

在ASTM E 662标准中,规定了明火或暗火燃烧情况下的不透光烟雾密度的评估方法。为此,需观测传入燃烧测试室内的光量百分比。测试时,将一个测试样品置于烟气密度测试室。对测试对象进行2.5 W/cm²的热辐射。随后,对以下过程进行20分钟的模拟:

  1. 明火燃烧
  2. 使用暗火,避免明火

在1.5分钟或4分钟后对两个过程的烟气光密度的限值进行记录。

  • 特定烟气光密度 (Ds 1.5),限值100
  • 特定烟气光密度 (Ds 4),限值200
  • 20分钟内的最大烟气密度 (Dm)

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所使用聚酰胺满足美国交通部下属联邦铁路管理局 (FRA) 的全部要求,并符合ASTM E 662标准。

烟气毒性 (NF X70-100-2 (600°C))

NF X70-100:2006作为EN 45545-2:2013+A1:2015标准R22和R23要求集合的一部分,描述了测试材料燃烧时烟气毒性的方法。在该测试中,取1 g待测试材料置于石英试管,在规定条件下(空气流量120 L/分钟,持续20分钟)于无氧环境中以+600°C的温度进行热分解。随后收集并分析燃烧气体。为此,生成的燃烧气体需通过装有吸收液的洗气瓶,从而将燃烧气体留在该液体中。接着,针对卤化氢酸、盐酸 (HCl)、溴化氢 (HBr)、氢氰酸 (HCN)、氢氟酸 (HF)、氮氧化物 (NOX) 和二氧化硫 (SO₂) 进行湿法化学分析,并测定其浓度。燃烧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CO) 和二氧化碳 (CO₂) 则通过红外光谱法测定。材料的烟气毒性由常规毒性指数CITNLP表示,该指数是所测气体成分 (ci) 与指定参考浓度 (Ci) 的比值:

CIT NLP = c1/C1 + c2/C2 + c3/C3 + c4/C4 + c5/C5 + c6/C6 +c7/C7 +c8/C8

参考浓度 [mg/m³]

气体成分
二氧化碳 (CO₂) 72,000
一氧化碳 (CO) 1,380
氢氟酸 (HF) 25
盐酸 (HCI) 75
氢溴酸(HBr) 99
氢氰酸 (HCN) 55
二氧化硫 (SO₂) 262
一氧化氮 NOx 38

烟气毒性 (SMP 800 C)

SMP 800-C标准规定了塑料燃烧时烟气毒性的最大允许值。与BSS 7239(波音标准)相比,本标准规定了更精确的燃烧烟气毒性定性和定量测量方法。在ASTM E 662测试第4分钟到第19分钟之间,从NBS燃烧室抽出6升烟气进行测定分析。SMP 800 C毒性烟气限值 (ppm):

  • 一氧化碳(CO)3500
  • 二氧化碳(CO₂)390,000
  • 一氧化氮(NOX)3100
  • 二氧化硫(SO₂)3100
  • 盐酸(HCl)3500
  • 氢溴酸(HBr)3100
  • 氢氟酸(HF)3100
  • 氢氰酸(HCN)3100

菲尼克斯电气所用聚酰胺的烟气毒性远低于临界浓度。

氧指数测试设置

测试设置

氧指数 (DIN EN ISO 4589-2)

NF DIN EN ISO 4589-2标准描述了一种基于氧指数 (OI) 的塑料燃烧特性评估测试。针对诸如电气行业所用塑料件等塑料制品,应使用长度为70 ... 150 mm、宽度为6.5 mm (±0.5 mm)、厚度为3 mm (±0.25 mm) 的板材进行测试。该板垂直安装在玻璃圆筒中,周围填充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然后使用丙烷气焰点燃板材顶部边缘。接着,分析在测试对象在不同循环气体氧含量下的燃烧特性。板材点燃时至多在火焰中暴露30 s,然后暂停5 s。测试件每隔5秒重复暴露在火焰中,直至其表面开始燃烧。其目标是移去丙烷气焰后,板材可持续燃烧180 s。燃烧时从点火边缘测量,边缘到板材滴落或熔化处的距离不得超过50 mm。允许中途出现≤1 s的火焰熄灭现象。如果火焰在180 s后熄灭,则测量结果评定为 "O",并增加下个测试序列的氧含量。如果火焰在180 s后还未熄灭,则测量结果评定为 "X",并降低下个测试序列的氧含量。在多个测试件上,可将 "O" 序列氧气阈值(物品仍在燃烧时)的精确度测定到≤1%。该数值稍后将用于计算氧指数OI。

  1. 烟道
  2. 烟道通风口
  3. 测试件支架
  4. 导线网状屏蔽层
  5. 扩散器和混合室
  6. 任意温度测量设备
  7. 测试件
  8. 氧气/氮气混合物
  9. 火源
依照测试方法B进行的垂直燃烧测试

依照测试方法B进行的垂直燃烧测试

垂直燃烧测试 (EN 60695-11-10)

EN 60695-11-10是用于评估燃烧特性的标准。测试使用50 W针焰来点燃材料。为此,必须事先制作一个矩形条状的测试对象。该测试对象尺寸必须为125 mm x 13 mm,厚度在0.1 ... 12 mm之间。测试方法 "A" 需要三个试棒。试棒在测试过程中均水平固定,测量其线性燃烧速率作为评估依据。为此,在25 mm和100 mm处标上标记。根据燃烧情况,具体可分类为“HB//HB 40//HB 75//。

v= L/t * 60秒/分钟

v = 燃烧速率
L = 损坏长度
t = 时间

测试方法 "B" 需要五个试棒,每个试棒均固定一端实现垂直悬挂,其自由端用测试火焰点燃并持续10 s。测试对象下方置有棉垫。随后即可测定二次燃烧时间t1。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火焰燃烧操作并持续10 s,测量二次燃烧时间t2和余灼时间t3。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燃烧滴落物或垫纸被引燃。评估用测量值使用如下方法计算:

tf = (t1.1 +t2.1)(t1.2 +t2.2)(t1.3 +t2.3)(t1.4 +t2.4)(t1.5 +t2.5)

垂直燃烧测试测试方法A

垂直燃烧测试测试方法A

垂直燃烧测试:材料级别相关标准

该表显示了与材料级别相关的测试标准

材料级别V0

材料级别V1

未命名部件

标准
单个测试对象的火焰二次燃烧时间(t1和t2) ≤10 s ≤30 s ≤30 s
一组测试对象经相应处理后的总火焰二次燃烧时间 (tf) ≤50 s ≤250 s ≤250 s
各测试对象在第二次点燃后的火焰二次燃烧时间加余灼时间(t2加t3) ≤30 s ≤60 s ≤60 s
是否允许单个测试对象让支架产生二次燃烧和/或余灼现象?
是否允许燃烧颗粒或液滴点燃棉垫?
连接技术性能出众:CLIPLINE quality
产品手册

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的各类测试和标准远高于基本接线端子标准。由于采用合理的设计和高品质材料,菲尼克斯电气接线端子的质量优于标准。

现即可免费下载!
在实验室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并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