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資訊
2024.07.01

何為「無光無風期」? 以及如何因應?

夕陽下的風力渦輪機

無光無風期:沒有陽光,沒有風

對於「無光無風期」,目前尚無真正全面且統一的定義。但顧名思義,「無光無風期」係較長一段時間,無風且無陽光。也就是無光與無風的結合。

這意味著,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組 (WTG) 都無法實現再生能源系統的供電輸出。因此,無光無風期會導致供電​​量明顯下滑。對於一個旨在利用再生能源持續滿足能源需求的社會,由此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冬季的無光無風期

無光無風期多久出現一次,又會持續多久?

在冬季,電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可能尤為明顯。這幾個月寒冷、陰暗,光是額外的供暖和照明就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白晝的時間也更短。因此,日照的時間也在縮短。如果再加上微弱的風力,德國聯邦環境署就會將之稱為「寒冷的無光無風期」。

有趣的是,依據環保署提供的資訊,這些「寒冷的無光無風期」都是出現在明確的時間段內。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是 1 月 23 日至 2 月 6 日這兩週。這一結果來源於 2006 年至 2016 年進行的測量,在這一段時間內,會啟用傳統發電廠來滿足增加的能源需求。據德國廣播電台報道,總部位於科隆的科學媒體中心 (Science Media Centre) 稱,2015 年至 2020 年間,冬季發生了三次長時間停電。

用於因應無光無風期的儲能系統

為何儲能系統對於因應無光無風期如此重要?

電池和蓄電池是廣為人知的儲能形式之一。不過,還有其他儲存電能的方法。所有形式的儲存都基於這樣一種原理,即透過轉換某種形式的能量,使其變為「可儲存」,以便在不同的時間加以利用。例如將不穩定的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眾所周知的相關示例有各種形式的電池,以及 Power-to-X 涉及的廣泛領域,其採用的是電化學電解法,將水電解為氫氣和氧氣。儲能系統還可利用位能和動能作為工作原理,例如抽水蓄能電站、壓縮空氣儲能或旋轉飛輪儲能等形式。在以電力為基礎的熱能轉換過程中,冰蓄冷系統等熱能單元也越來越重要。

夕陽下的風力渦輪機、儲能系統和儲氣罐

電池在因應無光無風期有哪些作用?

如果將風力發電廠與工業電池儲能系統相結合,系統將獲得功能性助推器,以因應無光無風期。在這種情況下,當有風並且風力發電量超過需求時,儲能系統就會將風力發電後剩餘的能量儲存起來。

如果又出現無風時期,則可從儲能系統供電。因此,電池可以起到緩衝作用,對電網穩定性非常重要,包括在無光無風期。這種結構對於不符合國家補貼標準的老舊風力發電廠尤為重要。同樣的工作原理也適用於與光伏發電系統的組合。如果光伏發電量超過需求,就會被儲存起來。如果天空的雲層較厚,儲能系統就會有針對性地向電網供電。

無光無風期與負載管理有何共同之處?

用於限制無光無風期對供電安全影響的技術方案,與目前關於樓宇管理和工廠自動化中負載管理、峰值負載管理或削峰的方案類似。

峰值負載成本高昂,會給電網帶來壓力。藉由儲能系統,可平抑用電高峰,也就是消除電力需求的尖峰。「削峰」這一概念正是由此而來。因此,儲能系統是實現電網平衡的好方法。如果透過部門耦合來協調發電和用電,整個過程就會更加有效。

部門耦合示意圖

在全電力社會,部門耦合在無光無風期能起到哪些作用?

藉由部門耦合,例如在能源和資料技術方面將樓宇、生產設施、儲存系統和光伏發電系統相互連接起來,能夠實現有效的能源網路。透過這種方式,就可在智慧微電網內轉移能量流。

用電設備與產能系統之間的緊密連接,確保了能源平衡。整個系統類似於自平衡系統。此外,部門耦合還為控制整個系統提供了途徑,因為系統中有許多交叉連接和相互依賴之處。部門耦合是為全電力社會開闢道路的關鍵,也是因應無光無風期的有效補救措施。

案例總結

無光無風期是自然現象,因此無法避免。研究表明,在一年中,很少出現長時間既沒有太陽也沒有風的情況。然而,透過智慧部門耦合、數位化的資訊獲取方式,尤其是儲能系統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因應無光無風期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可以利用當今已有的標準技術。

作者: Thorsten Sienk

電子郵件:

歡迎與我們的專家聯絡

全電力社會專家團隊
All Electric Society-Expertenteam
「我們樂意為您提供全電力社會與部門耦合的專業諮詢。」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