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案例
2025.02.26

高效能控制櫃量產升級方案 為在開關設備製造領域保持未來競爭力,建築自動化企業暨開關設備製造商 TOBOL 採用菲尼克斯電氣的顧問服務。

TOBOL 生產廠房

摘要

為實現社會各領域與工業全面電氣化,全球電網必須大幅擴建,這也意味著需新增數百萬台控制櫃。透過數位化與持續優化,不僅能提升生產速度與效率,更能同步強化產品品質。

顧問與兩位員工於廠房交談

菲尼克斯電氣專案經理 Henning Rey,遵循精實原則為控制櫃製造企業提供流程優化諮詢

精實管理優化生產流程

走進位於德國圖林根邦 Leinefelde 的生產廠房,黑色標線如球場劃線般醒目地延伸在光潔的地板上。動線規劃清晰流暢,每個標示區域內,專業技術人員與培訓員工專注於開關設備製造的不同工序。整個空間明亮通透、井然有序。

TOBOL GmbH 在此生產最高品質的開關設備。TOBOL 在 Leinefelde 的新廠絕非「新瓶裝舊酒」,而是徹底重構整套開關設備生產模式。在菲尼克斯電氣顧問服務協助下,這裡正實踐精實管理原則。

TOBOL 總經理 Tobias Funke 表示:「我們與菲尼克斯電氣的合作始於舊廠時期, 他們的顧問服務協助我們優化數位化流程,實現更精簡敏捷的營運模式。」這家企業正在經歷的轉型歷程,正是眾多控制櫃製造商即將面對的課題。

兩位員工在 Cardboard Engineering 工作坊

在 Cardboard Engineering 工作坊中,員工運用 1:1 比例的紙板模型,親手設計未來的工作站與工具車配置

迎向全電力社會

產業界企業日益關注效率提升與數位化議題,這不僅僅是專業人才短缺所致。為了讓社會各領域與工業都能使用再生能源供電,能源配電網路必須大幅擴建。專案經理兼顧問 Henning Rey 說:「由於電氣化、網路化與自動化程度提高,未來幾年對控制櫃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他致力於優化控制櫃製造的流程效率。

未來挑戰十分嚴峻:據估計,全球需額外建置約 20% 的能源網路,包含相關配套的開關設備。光是這部分,全球就需新增約 550 萬台控制櫃。此外,在電動車與建築自動化等新興電氣化應用領域,還需要更多控制櫃設備。

然而,當談及導入效率優化與數位化措施時,像 Henning Rey 這樣的顧問仍常遭遇質疑。主要原因在於傳統生產流程中,業者對於採用精實方法提升效率的抗拒心理。面對這些挑戰與自動化流程需求,TOBOL 公司現已做好萬全準備,其準備程度更勝以往。總經理 Tobias Funke 表示:「我們現在能承接以往無法處理的訂單,包括系列量產訂單。」 然而,這類生產流程的轉型絕非一蹴可幾。菲尼克斯電氣控制櫃製造應用中心主管 Bernd Naguschewski 說:「我們首先邀請 TOBOL 員工前往布隆貝格參加目標工作坊。」 緊接著又舉辦了 Cardboard Engineering 工作坊。

設計師辦公室,可俯瞰 TOBOL 生產廠房

資料從設計師辦公室直通生產廠房與物流區

規劃、模擬、優化

過去,生產規劃往往由生產計劃人員主導,員工意見常被忽視。而菲尼克斯電氣的顧問團隊特別重視讓員工從一開始就深入參與改善流程。透過 Cardboard Engineering,員工能親手設計自己工作站的原型。顧問 Henning Rey 解釋此方法的核心思考:「員工實際需要什麼?動線該如何規劃?工作區域真正需要多少工具?」 這套方法能模擬工作系統、測試流程並分析作業程序,無需投入實際生產設備成本。

生產部門員工 Frank Klaus 與同事們全心投入此專案:「我們反覆調整貨架位置,共同討論優化方案, 並不斷演練直到滿意為止。」以往,員工經常需要在廠房內來回奔波, 動線過長且效率低下。然而,工作坊的成果不僅是新的物料推車、標示清晰的動線與整潔的生產廠房。如今,全部物料均採「即時配送」(just-in-time)至工作站,電子看板即時顯示生產狀態,全程無紙化與數位化。任何錯誤、變更或改善建議皆直接錄入系統。

此外,設計人員從辦公室就能直接俯瞰生產廠房。從這裡產出的電路圖、物料清單與組裝圖直接傳送至生產區或整合物流區進行訂單備料。Henning Rey 強調:「這正是優化流程的成果之一:TOBOL 建立了專屬物流區。在其他企業,電氣技術人員得耗時搜尋物料,嚴重浪費寶貴工時。」

廠區主管與員工共同參與現場管理

每日晨會尾聲的幸運轉盤,決定次日輪值主持人

每日精進,追求卓越

每天上午 9 點 45 分,來自廠區各部門的員工齊聚一堂, 進行每日例行的生產晨會。今日由 TOBOL 廠區主管 Ralf Krause 主持會議。這種現場管理模式正是諮詢輔導的成果,每天僅需 10 分鐘卻成效顯著,Krause 分享道:「透過現場管理,我們能有效交流生產流程中的運作狀況與潛在問題。」 過去員工整天都在向他反映問題,如今他在 9 點 55 分前就能處理完所有事務。「接著我只需在咖啡機旁和總經理簡短確認即可。」

這套系統強調目標導向而非層層管控。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就能將異常狀況直接輸入系統。廠區主管 Ralf Krause 強調:「數位化讓運作完全透明,客戶也能掌握狀況。我們能在問題惡化前主動回報,避免事後補救。」 總經理 Tobias Funke 補充:「導入精實生產方法後,我們的效率大幅提升。」兩人都特別指出,與菲尼克斯電氣的合作始終保持平等夥伴關係,讓專案快速達標。

不僅流程優化,員工滿意度也明顯提升。生產部員工 Frank Klaus 證實:「能進駐新廠房本來就是美夢成真, 但真正關鍵是我們能參與設計,現在的工作站完全符合我們的需求。」

總結

為實現工業、民生與社會各領域的全面電氣化,必須大幅擴建電力配電網路。未來十年將需要數百萬台控制櫃方能達成此目標。欲在「全電力社會」的實現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控制櫃製造企業必須同步提升生產效率、推動數位化轉型,並引入精實生產流程。

作者: Thorsten Sienk

電子郵件:

歡迎與我們的專家聯絡

全電力社會專家團隊
All Electric Society-Expertenteam
「我們樂意為您提供全電力社會與部門耦合的專業諮詢。」

其他文章